聯系人:熊先生
手 機:13697432957
電 話:13697432957
地 址:廣州市天河區華觀路1963號天虹科技園
真空輥機加工過程中的工藝路線是指零件生產過程中,由毛坯到成品所經過的工序先后順序。 擬定工藝路線時,除去考慮定位基準的選擇重要性,還需要考慮各表面加工工藝的選擇,工序集中與分散的情況,還有加工階段的劃分和工序先后順序的先后安排問題。
在真空吸附輥實踐加工中,各種常用加工方法有:車、刨、銑、鉆、磨、鏜等工藝,這些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康是有一定范圍的。無論選擇哪種加工方法,由技術水平高的熟練工人在精密度較高的設備上認真地慢慢地操作,必然會使加工誤差減小,可以得到較高的加工精度和較小的表面粗糙度.。成本是會增加的。
反之,如果由技術水平較低的工人在精度較差的設備上快速操作,雖然生產成本下降了,但得到的加工誤差顯著較大,從而使加工精度降低。
根據以往統計資料,各種加工方法的加工誤差和成本之間的關系類似于下圖中曲線下降趨勢圖。圖中橫坐標是加工誤差縱坐標是零件成本。從圖中可以看出,加工精度要求越高, 即允許的加工誤差越小,配件成本明顯越高。這一關系在曲線AB段比較正常,當△<△A時,兩者之間的關系十分敏感,即加工誤差減少一點,成本增加很多;當△〉△B時,即使加工誤差增加很多,成本下降卻很少。圖中可以看出上述兩種加工方式經濟性太差,是不需要考慮的精度范圍。
曲線AB段所顯示的加工精度范圍是某種加工方法在正常加工條件下所能達到的加工精度,稱為加工經濟精度。正常的加工條件是指采用符合質量標準和技術要求的設備、工藝裝備和標準技術等級的工人。在不延長加工時間的條件。
無論采用哪種加工方法都有一個加工經濟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可接受范圍。選擇真空輥表面加工方法時,應當使得工件的加工要求與之相適應。根據經濟性和綜合考慮,各種加工方法的加工經濟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根據實際需求來確定。從而避免生產成本不必要的浪費。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