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熊先生
手 機:13697432957
電 話:13697432957
地 址:廣州市天河區華觀路1963號天虹科技園
前面分析的幾種實例其尺寸鏈都比較簡單,當真空吸附輥工序基準變換比較復雜,組成尺才鏈環數較多時,尺寸鏈的查找和解算就比較麻煩且易出錯。此時可運用圖解跟蹤法或尺寸式法來建立和解算工藝尺寸鏈。
現舉例說明如下:圖中所示套簡零件(圖中僅標注軸向尺寸),與軸向尺寸有關的工序是這樣安排的
1、軸向以D面定位,粗車A及C面,保證工序尺寸A1和A2;
2、軸向以A面定位,粗、精車B面,保證工序尺寸A3,粗車D面保證尺寸A4
3、軸向以B面定位,精車A面、C面,保證尺寸A5及A6 ,間接獲得設計尺寸32mm;
4、金剛鏜內孔
5、靠火花磨端面B,得到尺寸6mm±0.10mm。
從上述真空吸附輥工藝安排可知,有多個表面各經過多次加工,多次轉換工藝基準。如用上面的工藝尺寸鏈查找辦法來計算工序尺寸或確定余量較麻煩,用圖解跟蹤法卻較為方便,其方法如下
1、畫出真空吸附輥工件簡圖,在圖的上方標出與尺寸鏈計算有關的軸向設計尺寸并改寫為平均尺寸AiM,公差寫為雙向對稱分布±TAi/2。
2、將各表面每道真空吸附輥工序的余量層加到對應的表面上,然后從工件簡圖上各個端面向下引豎線(包括每道工序或工步去除余量后所得的各表面)。
3、根據工藝過程從上至下填寫出工序名稱。
4、嚴格按工序、工步順序畫出被加工真空吸附輥表面的工序尺寸線,尺寸線的一端用“。”表示工序基準(或測量基準),另一端用箭頭“一”指向本工序已加工表面,同時標出各工序的定位基準
5、最后把真空吸附輥設計尺寸也移到圖的最下方,表示它是最終才形成的,其兩端都以小圓圈表示,以與加工尺寸相區別。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