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熊先生
手 機:13697432957
電 話:13697432957
地 址:廣州市天河區華觀路1963號天虹科技園
真空輥制造屬于機械制造工藝學中的一部分,真空輥的制造過程是機械制造工藝學中一個結合,具體來說是零件的機械加工和裝配的工藝過程。 在真空吸附輥加工過程中,加工工藝最廣泛采用的方法是切削加工和磨削加工,即按照一定的加工順序, 采用硬度比工件高的切削刃,在力的作用下使工件的材料發生分離,從而獲得需要的形狀、尺寸和表面質量,然后將它們裝配成真空輥成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械產品的材料也多樣化,出現了很多硬度極高的難加工材料,這些材料很難用傳統的切削或磨削的方法來加工;比如某些極小的,形狀不規則的孔隙、型腔也很難用傳統的加工方法獲得的, 于是出現了應用電能、聲能、光能或者化學能等來加工金屬的特種加工技術。
另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機械設備的不斷更新改進,也對真空輥產品的精度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特別是宇航器件和集成元件的制造,原有的加工方法已不能滿足其高精度和高表面質量的需要,于是,各種超精密加工方法應運而生,而且其加工精度的等級還在不斷地提高。
提高生產效率始終是機械制造廠所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加工企業主要從減少切削時間、 輔助時間和提高加工過程的自動化程度著手。刀具材料的革新和新刀具材料的開發,優良的機床靜態、動態特性和高轉速,使高速切削和高速磨削成為可能,從而縮短了機動切削時間,充分發揮了傳統加工方法的技術潛力,使勞動生產率得到顯著提高。
真空吸附輥在制造過程的自動化及其發展是機械制造業中最新技術進步的又一個重要方面。由于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電子計算機在機械制造過程中的輔助廣泛應用,使機械制造過程自動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隨著數控加工的應用和推廣,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和計算機輔助制造(CAM)逐步進入實用階段,尤其是柔性制造系統 (FMS)的出現,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也可靠地保證了真空輥產品的質量和從根本上改善了勞動條件。
目前,世界各國正在進行產業升級,國內提出工業4.0或者工業2025。把物聯網引入工業制造體系中,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個性化定制產品。大數據通過分析每個用戶在產品上停留的時間判定用戶的需求和喜好,開發者不經過市場調研就能獲取用戶需求,就能開發出相應的產品。各國正致力于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的研究和開發。
這種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是由一個多級計算機控制的全盤自動化系統。它通過一套軟件將設計、制造和管理綜合為一個整體。它是工廠各個環節自動化的有機地集成,是工廠自動化的發展方向。通過物聯網的有機結合,以后智能化工廠制造將會是一個發展趨勢。各個企業應該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投入更多財力和物力去開發利用。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